自主管理模式,到底适合哪些长者使用?

李奶奶在加入快乐生活之前,曾经也尝试过其他的津贴管理机构。“我年纪也不小了,很多事情的确没办法独立完成。拿到居家养老津贴以后,肯定希望可以有人更多地帮到自己。”她当时找到的那家管理机构,就表示会有专门的个案经理,负责解决津贴使用相关的所有问题。“当时她们和我说,华人长者在澳洲就是有很多事情都不会处理,而且不像小孩一样可以学习,人年纪大了学也学不会,学会过两天也忘了。”李奶奶说,当时听到那些话,其实心里蛮不是滋味的,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好像的确那么有几分道理。

 

“全面负责”,还是“全面限制”?

加入机构以后,个案经理安排了每周李奶奶需要使用的护理服务项目,指派了内部的服务人员,但是她的心里,却还是有点高兴不起来。李奶奶觉得,自己在津贴的管理和服务的使用上,完全没有一点自由和选择可言,只能按照管理机构的安排去进行,这让她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限制。比如说,因为使用的是管理机构内部的服务团队,有的时候有些地方没有做到位,李奶奶也不好意思直接去和个案经理反映。另一点让她不太满意的是,看中医也只能去指定的合作诊所,路途遥远,还要安排护工陪同前往,

 

自主管理模式,而非“自己管理”

李奶奶转会来到快乐生活以后,才发现自主管理居家养老津贴原来完全没有之前的机构说得那么可怕。李奶奶说,在快乐生活除了有护理顾问协助解决问题,平时自己安排服务也一点都不困难。签约的时候就根据自己的护理需求制定了护理计划和护理目标,之后自己就按照上面的内容进行安排就好了。服务提供人员可以自己选择,有的是朋友介绍来的,或者是网站上找的,护理顾问会直接联系进行审核;有的则是护理顾问推荐的,服务质量本来就有了保证。服务人员都是说中文的,有什么要求就直接沟通联系就好了。

 

长者有权,并且需要参与其中

2017年,澳洲政府修订了老龄护理行业中的消费者导向法案,认为长者在使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应该拥有更多选择、决定、控制的权力,由此自主管理应运而生。自主管理是对长者应有权利的体现,而绝非是对长者的限制。自主管理本身就是政府针对绝大多数普通长者推出的管理模式,而快乐生活也在这几年的不断发展当中,根据长者的反馈意见,以及政府有关标准的指导,对管理的流程和服务的质量都进行了持续性的改善。这也是为什么快乐生活一直强调,自主管理适合大多数的长者尝试时使用。

不但多花了本来可以节省的津贴,更损耗了精力。

如果您想申请居家养老津贴,或者想了解更多政府的政策,

请浏览我们的网站或随时拨打 1300 911 728  (国语,粤语,英语)  与我们的快乐生活团队联系。 我们总是很乐意提供帮助。

Call Now Button1300 911 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