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數字,在澳洲生活的長者,每三個就有一個會感到孤獨。在澳洲生活的華裔老人群體同樣也面臨著孤獨的問題,遠渡重洋、舉家團聚、其樂融融的背後也有著不少的無奈。幾十年來,澳洲一直以環境好、福利高備受老人們的嚮往,但事實上,在這個 “養老聖地” 的光環下,政府和社會還有著太多的事情需要做。今天我們和大家聊聊,子女們可以做哪些事情,來幫助自己家中的父母長輩,減輕這種身處異國他鄉產生的孤獨感。
華裔長者在澳洲生活普遍會遇到幾大困難,首先就是語言上的障礙。語言不通,老人難免會覺得孤獨。剛來澳洲的老人連搭乘公共交通和去超市買東西等基本的出行都倍受困擾,自然會對外界產生心理抗拒。其次是心理上的落差。 在國內時,老人地位相對較高,有房有錢有朋友;到了澳洲,老人就只能完全依靠子女。部分華裔老人出國前有著不錯的工作,出國以後更是會產生不小的心理落差。然後是社區間交流的匱乏。有的華裔老人來到澳洲很難交到朋友,尤其是住在西人區的長者朋友,離開了國內熟悉的社交網絡,陌生的鄰里關係,加上文化上的差異,更是讓老人無所適從。獨立能力。另外,年輕人往往喜歡使用手機電腦交流,但是很多父母長輩卻對這類產品不太熟悉,也不喜歡使用。長此以往,老人會覺得和子女間缺乏交流,產生孤獨感。
針對以上種種問題,專家給出以下建議,幫助父母長輩融入澳洲生活,減輕孤獨感。首先,子女可以幫助父母學習基本的生活交流英語,如打招呼,問路等,讓老人對英文的生活環境建立信心,越來越熟悉後,就能夠更獨立地完成日常出行。接下來,鼓勵長者多參與社區活動,尤其是華裔老人喜歡的唱歌、跳舞、麻將、棋牌等,都是對身體和心理上的健康很有幫助的,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老人還能結交朋友,拉近和社區鄰里間的關係。最後,子女可以教長輩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只需要學會一些簡單的操作,老人就可以在家裡上上網,聊聊天,不但可以和家人互動,還可以認識新的朋友。老人學會了以後,也會感覺和年輕人拉近了距離。
子女即使是和長輩同住,由於自己生活的工作的關係,也無法常伴老人左右。所以在為老人選擇居家養老津貼管理機構時,也要特別注意,是不是能夠分擔子女們的壓力,幫助長者朋友減輕孤獨寂寞的感覺。快樂生活除了在管理工作中保持和老人溝通交流,在各種線上渠道和老人分享有用的知識信息,增強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還會定期組織各類線下活動供長者朋友們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