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如何減輕長者的慢性疼痛

隨著年紀的增加,老年朋友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骨質疏鬆等,有些疾病常常還會伴隨著長期的疼痛症狀。 2022年澳洲政府數據顯示, 85 歲以上的澳大利亞人中有四分之一患有慢性疼痛。全科醫生髮現越來越多的人患有慢性疼痛,10 年來,患者就診次數增加了 67%。而且很多長者往往忽略了對慢性疼痛的醫治,覺得這是衰老的一種正常表現,忍一忍就好了。

但是殊不知這一忍,就會讓慢性疼痛轉變為一個長期的問題,短的幾週,長的則會持續幾年。而物理療法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好途徑。物理療法,是一種預防、治療及處理因疾病或傷害所帶來的動作以及疼痛問題的醫療專業。我們為大家邀請到HEA Healthcare的理療師姚翀,為大家介紹這種特殊的治療方式是如何幫助長者應對疼痛的。

 

問:長者的慢性疼痛的起因是什麼?

這個症狀的原因有很多種,常見的有關節磨損,長期肌肉勞損,不注意坐姿,無意中一直在重複一些動作,所以導致損傷惡化,當然長者隨著年齡增長代謝減慢以及骨質疏鬆,都多多少少會間接導致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恢復的周期需要較長的時間。

 

問:具體會使用哪些方法為長者緩解疼痛?

理療師常用的療法包括按摩,疏鬆關節,超聲波治療,幹針,被動拉伸,主動拉伸,疏鬆神經,莫里根療法,McKenzie療法,康復訓練,肌肉力量訓練,繃帶支撐,肌腱負重療法等。

個體案例,個體分析,我們會通過問診,來判斷患者的最優治療方法。

 

問:在長者中較常見的腰間盤疼痛應該如何治療?

通常情況下,理療師會放鬆腰背局部的肌肉與臀部肌肉,疏鬆局部的腰椎關節,結合適當的伸展運動,從而恢復患者下肢運動的力量,以起到治療及緩解疼痛的作用。

 

問:關節置換類的手術後,如何利用物理治療緩解疼痛?

關節置換類的手術的話要建議遵循醫囑和理療師建議的康復動作每天按時鍛煉,防止新關節以及周邊組織的僵硬,術後前期康復的主要目的是恢復關節的活動範圍,保持其他的重要肌肉力量,因為僵硬會間接導致疼痛也會對將來的康復產生障礙。

 

問:很多長者對傳統中醫治療非常信賴,作為有華人背景的理療師,您的治療手段中會融入什麼中醫的元素嗎?

其實理療師與傳統中醫在診斷方面有較大的不同,在於治療方面還是有相似之處,比如說按摩的手法大同小異,理療不講穴位直接對於有症狀的肌肉關節做出治療。常用的西醫裡的運動醫學的干針就和針灸有相似之處,但是最終目的都是達到緩解疼痛,增強體魄,從而提升長者的生活質量。

 

問:作為資深的理療師,有什麼印像比較深刻的案例和我們分享一下。

案例1:

5年前的時候,我接觸到一位91歲的長者中風後臥床不起,左側偏癱無法支撐自己走路,在做了3個月的康復訓練之後,這位長者可以扶支架在有人陪伴的情況下行走100米。

案例2:

另外一位長者,伴有多年的頸肩疼痛,常年酸痛,右手抬不過肩膀的高度,通過一系列的治療和針對性的康復訓練2個月之後,可以右手抬過頭頂且疼痛症狀明顯減輕。

很多之前受限的日常活動,在治療後都可以正常進行。

 

問:隨著年齡增長,很多長者更喜歡待在家中,人久坐,躺的久了,都會有點腰酸背痛。能否為大家推薦適合長者居家的運動方式。

我們從坐,腿部鍛煉和走路三個方面回答。

坐:一次坐不超過半小時,不要癱坐,窩在沙發里,坐姿不好會導致椎間盤壓迫從而產生椎間盤突出。

腿部鍛煉:高抬腿,側面抬腿,向後抬腿,背靠牆輕微下蹲,左右扭腰,左右擺腿和適當的頸肩拉伸。

走路:更重要的是堅持走路,即使上了年紀後體力下降,也可以適當的散步進行鍛煉。如果是行動不便的長者,可以向家庭醫生諮詢後,使用適當的輔助器械如拐杖,助步器等保證出行安全,而且多出門也可以舒緩壓抑的心情。

 

物理療法對於有慢性疼痛困擾的長者們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解決方式,您的居家養老津貼也可以輔助您得到專業理療師的治療。您的居家養老津貼可用於臨床服務,其中就包括了醫療服務,臨床護理等。

如果您有慢性疼痛的困擾,請務必及時匯報給您的護理顧問,他們會和醫療團隊一起為您制定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

如果您對家庭護理計劃有更多想要了解的信息,歡迎致電我們:1300 911 728

Call Now Button1300 911 728